
白静宜
2020-04-21 11:39:22
白静宜,1942年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金属工艺美术专业,曾从师于翟德寿、吴可男等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习设计,长期从事“花丝镶嵌”和珠宝首饰的设计、制作工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理事、《中国宝石》杂志编委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首饰设计师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宝石检测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
昭仪新天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传承基地白静宜大师工作室总工艺师
至今,已近70高龄的白静宜大师从事珠宝首饰及案头艺术品设计已近五十年,为当今我国工艺设计界硕果仅存的老一辈设计大师,多年来在“花丝镶嵌”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创作设计上成绩显著。2008年,既文化部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大师被评定为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作品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同时,创意新颖,生动脱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和博览会并屡次获奖。其作品代表作品有:金摆件《凤鸣钟》、《金玉地动仪》、《百事和合》、《祖国颂》等。白静宜大师设计的作品“凤鸣钟”,在1983年在东南亚地区钻石首饰设计比赛中获最佳设计奖,是迄今为止我国花丝镶嵌作品在国际上荣获的最高权威奖项。
2009年,昭仪新天地北京珠宝有限公司与白静宜大师合作,在举世闻名的北京宋庄小堡村艺术东区,建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传承基地,致力于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宫廷艺术经典,重获生命力,走向市场,享誉世界。
1980年《浅谈首饰》刊登在《北京工艺美术杂志》第一期;
1985年 光明出版社的《生活美指南》一书的编著,著有《首饰篇》一文;
1991年 参与了《衣妆美——专家谈穿衣打扮的艺术》一书的编著,著有《首饰的点缀与服装》一文;
2000年 《中国宝石》(英文版)——《锻铜艺术》;
2002年2月刊 《中国宝石》——《漫话“花丝镶嵌”》;
2003年1月刊 《中国宝石》——《现代银器的造型和风格》;
1988年至1990年,被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评为“三级工艺美术师”;
1989年5月19日,被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2003年1月29日,由北京市经济委员会授予“北京三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5年6月15日,由北京市工业促进局授予“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10年11月11日,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荣誉称号。
1、 1990年《东方神韵》首饰在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商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北京服装协会联合举办的“迎亚运服装饰物产品展评展销会"上荣获饰物“银星奖”;
2、 1990年金玉摆件《象驮宝瓶》被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精品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工艺美术精品;
3、 1991年作品《新生》在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1991年专题产品开发评比中荣获“优秀作品奖”;
4、 2007年银摆件花丝《冰竹梅捧盒》获第三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北京“工美杯”金奖;
5、 2008年,银摆件花丝镶嵌《百事和合》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
6、 2009年银摆件《祖国颂》获第四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北京“工美杯” 金奖;
7、 2010年金花丝镶嵌珠宝首饰套件《皇室经典》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铜奖。
(1)1991年,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市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2)1991年至 ,担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1至6届理事;
(3)1992年,担任《中国宝石》杂志“编委”;
(4)2003年,担任北京市通州区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名誉会长”;
(5)2003年,被聘为北京市工艺美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库成员;
(6)2005年,担任国家宝石监测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7)2006年,担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第一届首饰设计委员会“副主任”;
(8) 2008年至 ,担任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监定中心举办的“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